3月22日,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在北京盛大启幕,论坛以“聚力创新,共铸全球卓越”为主题,汇聚了来自教育部、中国侨联、中宣部、中央企业及北京市外事办等相关部门的领导精英,以及外指委、大外指委的资深委员,实务部门的权威专家,和超过2,200名高等外语教育领域的顶尖学者与专家。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娟教授、教学副院长靳成达副教授荣耀受邀,共襄盛举,携手探讨全球卓越的高等外语教育体系建设之道,共同绘制高等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。

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武世兴副司长
武世兴副司长指出,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贯彻落实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,深刻认识高等外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,准确把握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多语种版本“三进”工作新进展新成效,系统谋划深入推进“三进”工作的新思路新作为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,推进外语教育课程思政内涵建设,有效融合思政教育“小课堂”和社会“大课堂”;要强化外语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,创新“外语+专业”“专业+外语”人才培养模式,加快关键安全领域涉外人才培养;要构建外语人才自主培养体系,建强课程、教材、教师和实践等核心教学要素,以课程改革小切口,带动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大问题;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,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、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,提升外语教育智慧化水平,大力提升外语人才自主培养能力,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。

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杨卫会长
杨卫院士表示,近年来,我国高等教育取得显著成就,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。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,我国高等教育应积极加强跨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,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进程。杨院士认为,在国际化方面,高校应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,通过加强博士生联合培养、提高国际合作论文数量等举措,积极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;在跨学科方面,应积极打破学科壁垒,解放生产力,应对全球挑战。通过推进跨学科研究,助推形成新的交叉学科门类。他列举了我国在推进跨学科研究方面的举措,如教育部设立交叉学科门类,区域国别学、人工智能成为新的一级学科,清华大学设立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等,为推动交叉学科建设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思路与有益借鉴。
与会期间,李娟院长与众多参会专家就外语专业转型及MTI硕士点建设展开了深入而富有启发性的交流。展望未来,我院将以此次盛会为契机,深化外语教育改革,推动MTI硕士点建设,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。我们相信,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国际教育学院外语教育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、更加辉煌的未来。

(文章图片和部分内容摘自外研社高等英语资讯公众号)